正確的拜佛
拜佛為何要五體投地呢?如果大家能了解拜佛可以健康長壽,使我們大腦得到運動,有助於開智慧的話,自然都會願意去拜佛。所以拜佛的目的,是為了身體健康、開智慧,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安詳,是福慧雙修的好方法。
只有了解其中的道理之後,才易於起信,知識分子尤其如是,否則便會誤會拜佛是迷信,以為拜佛的人自己不知努力而終日祈求。其實,拜佛若有所求,也只是求自己。明白了這個道理,便無論他的學問多大,社會地位多高,也會在佛前心甘情願五體投地了。
在 佛教裡,拜的學問是很大的!拜的人要有學問,受拜者更要有學問,希望從今以後,人家拜佛要心無罣礙。有的人皈依了佛教,但他拜不下去,為什麼?不願意拜木 頭呀!佛是不需要我們拜的,佛要是需要我們拜的話,就不能稱佛。為什麼拜佛的功德很大?因為拜佛能使身體健康,開智慧,那是千金難買的,這不是功德無量是 什麼?
我們的一切煩惱痛苦起因於太執著。現在學佛了,以後要放下執著、放棄不好的習氣。但是突然間要改也很不容易,要有技巧,必須婉轉。 尤其勸說別人時,更要如此。因為一執著,心裡就沒有光明,現在學佛皈依了,拜佛就要面向光明。可是要有技巧,要婉轉,所以拜佛時,五體投地之後,接著手要 提起來轉一個彎,再張開,這是象徵得到光明。在雙掌著地時,手掌向裡邊不是黑暗的嗎?當很婉轉地張開就得到光明了,這表示接受到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摩訶薩的 慈悲智慧。然後握拳,這時不叫執著,叫做把握。你「把握」了就不要只放在自己的口袋,你還要很婉轉有技巧的還諸大地,因為大地培育了眾生及一切生命形態。
在頂禮拜佛時,要將我們的無明煩惱等執著,很婉轉,很善巧地放下,同時把握慈悲智慧;除自己受用外,還要迴向在大地生長的一切眾生。然後就用手指尖撐起上半身。
什 麼要向內轉?因為從心裡面向內心求,向內心去反省。你有了智慧光明、慈悲喜捨,你便要向外宏揚。除了這表法,它還有另外一種意思:我們手的內側有三條經 絡,第一條是肺臟跟淋巴系統,中間的一條是血管跟神經系統,第三條是心臟系統跟小腸消化吸收系統。惟有這樣提起來轉一個圈,才能完全發揮兩面肌肉的運 動。
為什麼有的人平常做早晚課時,或參加法會誦經持咒拜懺時,會喘氣?因為不懂技巧。
無論念佛、誦經、唱讚都有一定的技巧與方法,這是讓我們訓練呼吸。人的一生過程與呼吸有極密切的關係。譬如持名念佛,就是稱念阿彌陀佛,執持佛的名號。
持 名念佛法門也有很多種方法;有一口氣念十句佛號的,因為他的橫膈膜運動量很充足,即丹田之力很充足,而且很有經驗,可以一口氣念十聲,甚至二十聲、至三十 聲以上,不急不緩、不喘。所以持名念佛法門有一口氣多念,有多口氣(換氣)多念,有用上氣念,也有用下氣念;不懂的人就上氣不接下氣地念,因此就會喘。為 何容易喘呢?原因就是沒有拜佛,就算有拜佛,也不懂要領。如果能用正確的姿勢來拜佛,能量場就會擴大,呼吸就會順暢,氣血就容易流通。
一 般人常愛比快,所以拜佛也求快。拜佛不要比賽快慢,平常我們的心就難得靜下來,最難修的,就是動中修。凡是一舉一動都是修行,所以身體雖然在拜佛,但仍應 練習保持心如止水。拜佛拜到肌肉骨骼都很放鬆以後,這時就可以更進一步專注的來修心。雖然要拜得非常慢,但不能像機器人一樣,喀!喀!喀!要像打太極拳的 樣子,慢慢的,很柔和很連貫得拜。佛教的「太極拳」僅有三招:九十度鞠躬、五體投地、腳趾用力提起臀部站起來,就這三招,全身統統都運動到了。
這時不必用軟墊,因為跪得很慢,膝蓋也不會受傷,一點都不痛。而且手指的力量也夠,可用指尖把身體撐起來。功夫再好一點的人,就用三隻手指,更好一點,就用兩隻,最好的只用一隻。
拜佛的意義
拜佛是「第一善」的緊密實踐 --- 當自端心‧當自端身量壽經說:什麼是第一善呢?—「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而拜佛就是「第一善」的緊密實踐。
由拜佛鍛鍊觀照力,鍛鍊「正而鬆」,調伏諸根,身心柔軟。在規則之律動中,培養安定力、覺照力、和禮敬精神,再把這功夫,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境界,每一動作。
並不是「拜佛另外拜佛,生活另外生活」—打成兩截。若生活與拜佛脫節,就失去拜佛的意義。
拜佛 --- 「令身正直」是修「觀」之基礎
拜佛 --- 拜佛殊勝功德
拜佛 --- 消除業障,開發潛能「業障」兩個字,淺顯一點說—「業」就是行為,「障」就是障礙,也就是由過去種種行為累積下來所產生的障礙,不論是身體或是心理的障礙。所謂過去的種種行為包括—我們心裡想的「念頭」,與嘴裡說的「語言」,和身體的「姿勢、作為」。
有 人以為,要去做相當大的惡事,才是「造惡業」,才會有「業障」。其實,只要心有動念,就有「業」,(善念有善業,惡念有惡業,念佛是淨業);身有動作姿勢 也是「業」,某些動作、姿勢會造成身的障礙,就是「身業」方面的「業障」。很多酸痛、疲勞、疾病,和平日「姿勢」有關,亦即和平日「身業」有關,身業又受 著「心」之指揮,心有牽掛、罣礙,身就有緊張的姿態,不自覺中就自己製造了障礙(業障)。
為什麼說念佛、拜佛可以消業障呢?因為在拜佛時 心念要調整到「恭敬」而且「慈悲清淨」,口裡念佛就沒有其他的雜話,達到「言語清淨」,身體的動作是柔軟又謙和恭敬,可消除平日姿勢不良,所造成的壓迫、 障礙。這樣身口意三方面都清淨恭敬,就可以消除過去自己身心行為不合理所製造的障礙(消業障),這也順便訓練在「動中的安定」。也彷彿把水管不斷的灌水、 沖洗,慢慢的就可以流暢而清淨,可以開發出潛能,也可以活化身體各部分的機能。
拜佛 --- 調伏身心,消除障礙(無住生心)
整個拜佛律動中,身心都輕鬆而恭敬專注,輕靈流暢活動。
雖在動中—有安定之觀照。
動中—柔軟,沒有僵硬、緊繃,多處載力(多重心)之情形,符合金剛經—「無住生心」的精神。
動中,隨時能靈明地運作(生心)又隨時放鬆不僵執(無住)輕鬆中,不斷精進(無住生心)
心如輪心,輪子運轉,軸心是「一心」,而且「空心」無著。
輪有前進、轉動,而心無動搖。
合掌的意義:佛家常以無言的手勢、動作,代表極深奧的道理,故雖是極常見的姿態,也不宜輕忽而過,「合掌」亦然。自古印度人認為右手為「神聖之手」,左手為「不淨之手」,故日常生活中有分別使用兩手之習慣—比如:持食物專以右手,而拭汙穢以左手。
然若兩手合而為一,就代表「神聖面」與「不淨面」合一,(代表種種「對立」雙方的融合為一,恢復本來一體的真實面目)也代表宇宙的真相道理(實相無二,亦無不二)。般若心經中的「不垢不淨」,亦如此意。故藉合掌來表現人類最真實的本來面目。
禮佛,或平時見面合掌,即代表「以真誠面目相見」——消除內心種種「隔閡」、「對立」,彼此之心融通、一如;也啟示我們應返本還原,悟入真理,恢復本來面目,契入宇宙實相。
亦有以左、右手,分別代表「理」與「智」,「定」與「慧」,故合掌代表理智一如,定慧等持;並將十指,配於五大(地、水、火、風、空)或配「十波羅蜜」。
另有一說:以手十指,代表十法界。手指散亂,代表心往十法界亂跑,合掌象徵收攝亂心,而專注一心向佛(向一真法界)。一心向佛,心光就一時遍照十方。亦即提醒修行應「事」與「理」相應、契合。(當下,迴「事」向「理」)。
合掌所表的敬意,不是一般「有差別性」的尊敬,而是由「佛性本源」流露的恭敬。「恭」—共心,共一佛心是體會「彼此本來佛性平等」,由衷的平等恭敬。是體會—「對立觀念未建立之前,本來一體」的自然恭敬。
拜佛訓練目標:
1、開發佛性之力,培養禮敬(佛性美德)—禮敬諸佛帶到日常生活(普賢菩薩行願品)垢滅善生,身意柔軟。(無量壽經)
2、動中「定」- 如陀螺、車輪旋轉中,心不動,則動亦安定
3、趁安定之「動勢」念佛,加強念力。(寂而照)
4、開發「覺性」之用(高層都攝觀照力)動中以覺性觀照當下之動作,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明白之心念佛,順無量光名號之義念佛。(往生論)5、都攝六根(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眼:自然收攝,視力集中。├耳:自然聞佛號,字字清楚。├鼻:自然呼吸,而有觀照—│ 知息出,知息入。│ 拜下:自然呼氣到底,│ (吸佛香)趁自然吸氣之勢起立。├舌:(1)默念佛時,自然— 舌尖頂上齶、舌面上空,│ 下巴放鬆(唾液流暢)。
│
│ (2)出聲念佛時,自然—│ 舌柔軟,輕鬆。│ 下頜關節放鬆,能靈活持久, 淨念相繼。│ ├身:恭敬禮拜,自然動中安定有律,│ 輕鬆柔軟中有觀照。└意:一心念佛(或觀想)(十六觀經)
○調伏諸根,身心柔軟。(無量壽經)
6、一心不亂(阿彌陀經)┌身:一心,│ 自然物理重心:足跟。└心:一心,念佛。
┌心:萬緣放下。└身:萬肌放鬆(關節柔軟)。
┌心:無住生心。└身:動後立即放鬆,不僵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