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心靈小品】讓我們開始念佛吧!

文章日期:2010-06-17 00:22
【心靈小品】讓我們開始念佛吧! 念佛,佛不是遠在天邊、西方,而是在我們心中, 聖嚴法師告訴我們,念念都把念頭貼在佛號上, 一念相應,一念是佛;一念生淨土,念念生淨土, 就在我們的念佛聲中體驗淨土。 現在就讓我們跟著聖嚴法師的教導, 從念佛入手,深入淨土法門, 體驗心繫於佛號上,一心不亂的念佛三昧! 自《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出版後,讓一般人好奇,一向給人禪師和心靈導師形象的聖嚴法師,會如何教淨土法門? 其實,聖嚴法師早在1960年代就曾主持過彌陀佛七,從1982年開始,在農禪寺固定舉辦彌陀佛七與清明報恩佛七,2000年更首度舉辦念佛禪七,法師不僅教導禪修和觀音法門,也鼓勵人們修習淨土法門。 佛法就是一味──解脫味 為什麼聖嚴法師將這本教念佛的書,定名為「淨土法門」,而非「念佛法門」?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果鏡法師認為,淨土法門與禪修一樣,都是重實修的法門,也都有其經典依據,聖嚴法師所教的淨土法門,並非獨創或標新立異,而是還給淨土法門「本來面目」,回歸淨土法門的原始精神──佛法只有一味,就是解脫味,是世人對禪淨有了不同的分別心,然而對祖師大德而言,念佛就是修行的法門之一,與禪修並無高低之分。可以說,聖嚴法師對於淨土法門的修持與淨土經典的融攝,全都鋪陳在《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這本書裡了。 一般人對淨土法門的刻板印象,是知識層次不高的人才採用的修行方法,或認為禪修者不重視念佛,長年跟隨聖嚴法師習禪的果興法師認為,這是人們不了解淨土法門與禪宗的精神,念佛是修行的基本入門,而禪也不是獨立於日常生活外,所以有許多禪師都是由念佛入手,像同在鼓山湧泉寺出家的虛雲老和尚與來果和尚都從念佛入手修行,後來更用「念佛的是誰」參話頭而開悟。 天台學者陳英善也指出,聖嚴法師在書中強調,念佛最終要無相,但還是必須從有相入手,為有相念佛與無相念佛搭起橋樑,也打破禪、淨宗派的界線。 禪淨如何雙修?聖嚴法師所教的淨土法門,也有明確的答案,法師指出,念佛要繫於一心,也能達到集中心、統一心,與諸佛、環境一體的境地,與禪修是一致的。果鏡法師分享自己剛學佛,也是從念佛入手,因念佛而產生類似禪修的體驗,而進一步親近聖嚴法師打禪七,自己親自體會到禪淨不二的境地。 養成念佛的生命習慣 有人認為,修持淨土法門會讓人消極,厭離人世,一心求生淨土,聖嚴法師在書中特別強調,真正具有佛法正知見的人,應具有菩提心,念佛是學習佛的慈悲與智慧,不僅自己解脫,也要幫助眾人解脫。因此淨土法門絕對不是消極厭世,反而是積極入世的。 除了教念佛法門,聖嚴法師在書中對於淨土也有詳盡的解釋,法師肯定念佛求往生西方淨土的心念,但那屬於未來的遠景,我們生在娑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建設人間淨土,這是現在的願景。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特別點出,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的特殊之處,就是連結了西方淨土與人間淨土,修持淨土法門最重要的是能自利利他,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無論是否出聲念佛,心念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實相念佛。 「當我們活著時,因心一直保持在淨土,並已成為生命的習慣,當臨命終時便不會懷疑自己要去哪裡,因為自己無論生或死都在淨土。」惠敏法師以電影《北極特快車》來比喻,車上的每個小孩從追尋北極樂土的歷程中,學習到為實現個人或團體夢想,所缺少的氣質,例如︰自信、謙虛,勇氣、慈悲、歡喜、放捨等,而我們修行念佛的淨土法門,也是積極地面對生死大事! 聖嚴法師生前常比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去留學,在西方淨土中精進修行,最後還是要下生人間,幫助更多的人,就像學成後歸國,繼續奉獻自己所學,改善我們的環境,讓世界變得更好,這不就是法師「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理念的實踐?也是淨土法門的最佳寫照。 聖嚴法師晚年總是手持念珠,在公開場合也常以自己念佛的方法,鼓勵大家多念佛,當有人請教法師如何安心或修行時,法師也總說:「念佛吧!」一句「念佛」涵蓋了所有佛法況味! 現在,讓我們開始念佛吧!按著《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實修手冊,聲聲阿彌陀佛,一起深入淨土法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