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佛陀的觀照三部曲

文章日期:2011-11-04 15:56




第一步的觀照 

        佛陀是一個非 常科學的思想家,他從身體開始,因為那是最容易觀照的、很容易就可以觀照我的手在移動,或者我的手被舉起來、我可以觀照我自己走在路上,我可以在我走路的 時候觀照每一個腳步,我可以在我吃東西的時候觀照,所以味帕沙那的第一步就是觀照身體的動作,它是最簡單的一步。


       任何科學方法總是從最簡單的開始。


  當你在觀照身體的時候,你將會很驚訝地發現有新的經驗、當你帶著觀照、警覺和意識來移動你的手,你將會感覺到你的手有一種優雅和一種寧靜,你不必觀照也可以做出那個動作,它將會變得比較快。但是它將會失去那個優雅。

  

      佛陀走路經常走得很慢,人們常常問他為什麼走路走得那麼漫,他說;「這是我靜心的一部分:永遠都要好像走在冬天寒冷的河流中一樣,很慢、很覺知,因為那條河流非常冷;要很覺知,因為那條河流非常急;觀照你的每一個腳步,因為你可能會滑倒在河裏。




(第二步的觀照)

   每一個步驟的方法部一樣,只是客體改變、第二步步觀照你的頭腦,現在你進入了一個更微妙的世界;觀照你的思想。
       如果你能夠很成功地觀照你的身體   第二步將不會有任何困難。

  思想是一些細微的波、電波、無線電波,但它們跟你的身體一樣是物質的、它們是看不見的就好像空氣是看不見的一樣,但空氣阻石頭一樣是物質的,你的思想也是一樣,它們也是物質的, 但是看不見。

  這是第二步,是中間的一步。你在移向那看不見的,但它仍然是物質的----觀照你的思想、唯一的條件是:不要判既不要判斷,因為你一開始判斷,你就會忘記視照。
  對判斷不必懷有故意,它之所以被禁止是因為你一開始判斷說「"這是好的思想",你就沒有在觀照,你會開始思考,你會變得涉入,你無法保持超然,你無法只是站在路邊看著那個交通。
  不要變成一個參與科,不要去評估、評價或譴責,不要對經過頭腦的思想採取任何態度。

  你應該觀照著你的思想,將它視為好像是在天空中飄過的雲,不要對它們下判斷,這朵黑雲非常邪惡,這朵白雲看起來好像一個聖火、雲就是雲,它們既不是邪惡的,也不是善良的,思想也是一樣,它們只不過是一些短波經過你的頭腦。

  不要有任何判斷的觀照,你一定會再度有一個很大的驚訝、當你的觀照穩定下來,思想就會變得越來越少,那個比例剛好一樣;如果你有50%停留在你的觀照,那麼你50%的思想將會消失如果你有60%停留在你的觀照,那麼就只有40%的思想會存在。當你是99%的純粹觀照,那麼就只有偶而會有一些孤單的思想,l%的思想會在路上經過,否則那個交通就不存在了,尖峰時間的交通就不復存在了。

  當你是100% 的不判斷,只是一個觀照,它意味著你變成只是一面鏡子,因為鏡子從來不作任何判斷一個醜陋的女人來照鏡子,鏡子不會判斷;一個漂亮的女人來照鏡子,對鏡子 來講並沒有什麼差別。當沒有人來照它,那面鏡子還是眼有人照它的時候一樣地純、反映不會攪動它,不反映也不會擾動它。觀照變成一面鏡子

  
(第三步的觀照)
       這是靜心裏面一項偉大的成就,你已經走了一半的路,這是最困難的剖分,現在你已經知道了那個奧秘識要將這個同樣的經驗應用到不同的客體,你必須從思想移到更細微的經驗-----情緒、感覺和心位從頭腦到心。帶著同樣的情況:沒有判斷,只是觀照、你將會感到驚訝,大多數佔有你的情緒、感情和心情。  

當你覺得悲傷,你就被悲傷所佔有;當你覺得生氣。它並不是部分的,你變得充滿憤怒,你整個人的每一根纖維都有怒氣在跳動

   當作觀照你的心。你將能夠經驗到現在已經沒有什麼東西佔有你、悲傷來了又去,但是泳不會變得悲傷;快樂來了又去,但是你也不會變得快樂、不論有什麼東西 在你的內心移動都根本不會影響你,你首度嘗到你能夠掌握那些東西的感覺,你不再是一個奴隸被拉過來報過去,在有任問情緒和感情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用很小 的事情來打擾你

   

       當你變成第三步的觀照,你將首度變成一個主人,沒有什麼事會打擾你,沒有什麼東西會淩駕在你之上,每一樣東西都停留在遠遠的地方,都停留在下面深處,而你高高地坐在山上  這些是味帕沙那的三個步驟。這三個步驟帶領你到那個廟的門,那個門是打開的。
  

       當你能夠觀照你的身體、頭腦和心,觀照得很好,那麼你已經無法再做任何事,你必須等待。
  



在這三個步驟裏,當你的觀照到達投完美的境界,第四個步驟就會自己發生,作為一種報償,它是從心跳進作的本性----你存在的最核心、你沒有辦法去做主,它是自己發生的,這一點必須記住。



~Osho~(1931/12/111990/1/19)


: 味帕沙那-(Vipassana )內觀是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